西森自動化:緊跟國家智能制造政策及發展方向
【文章導讀】 中國已將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而工信部部長苗圩稱,要將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這些可謂是對智能制造奠定了總的基調.
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示范項目已經選定,十三五規劃建議也重點提到智能制造。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已將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稱,要將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這些可謂是對智能制造奠定了總的基調。

“中國制造2025”,吹響智能制造號角
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并下發通知,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明確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發展路徑。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近日在京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異曲同工。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認為,工業化和信息化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線,而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工信部官方解讀:要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就要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推動我國制造模式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
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發布
10月,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發布《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將加快制定和實施中國標準“走出去”工作專項規劃。該行動計劃特別提到,要聚焦沿線國家共同的重點關切,在電力、鐵路、海洋、航空航天等基礎設施領域,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交通、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

中共中央發布“十三五規劃建議” 智能制造成實施重點
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11月正式向外進行了發布。《建議》中提到,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二○二五》。引導制造業朝著分工細化、協作緊密方向發展,促進信息技術向市場、設計、生產等環節滲透,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

工信部出臺“互聯網+”三年行動規劃
12月,工信部網站發布關于工業和信息化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通知。該行動計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實施“互聯網+”制造業和“互聯網+”小微企業為重點,以高速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產業為支撐,從技術路線、產業模式、政策保證等全方位細化生態體系建設,致力于打造新形勢下產業競爭新優勢。
2016年將實施智能制造工程
深化“互聯網+”制造業創新發展,指導編制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路線圖。深入推廣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研制標準體系總體框架和路線圖,提升工業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鼓勵建立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各類智能制造發展基金,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研究建立產融對接新模式,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符合智能制造發展方向以及企業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方式。

兩部委聯合發布《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建設指南”明確了建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總體要求、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和組織實施方式,從生命周期、系統層級、智能功能等3個維度建立了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參考模型,并由此提出了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框架,框架包括“基礎”、“安全”、“管理”、“檢測評價”、“可靠性”等5類基礎共性標準和“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服務”、“工業軟件和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5類關鍵技術標準以及在不同行業的應用標準。
西森·中國 跟隨“互聯網+自動化制造型企業”國家意志,以信息流帶動物質流,同時與習李政府的“一帶一路”整體戰略結合,推動中國工業自動化整體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從而實現西森“成為推動中國向工業強國轉型的領導企業,創造一流的行業民族品牌”的偉大愿景。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